郏县:“秸”尽所用富农家 生态养殖“秆”助力
2022-06-07 12:43:12 来源: 大河网
关注河南热线

村民在装运秸秆

近日,在郏县薛店镇唐村的麦田里,一台大型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,所过之处,秸秆被“吃”进机器,两三分钟后一捆捆整齐的方形草块儿被“吐出”,整齐有序地码放在田间。以前让农民头疼的秸秆变废为宝,成了村民眼中的“抢手货”。

“今年养了20头牛,早早就预定了2000捆秸秆,都是打成捆送到家。秸秆是喂牛的好饲料,以前秸秆都堆在路边地头,现在用来喂牛,也算是自产自销,变废为宝了,人居环境也美了。”薛店镇唐村党支部书记唐俊召说。

麦田秸秆成为郏县红牛的美味饲草

去年以来,薛店镇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和绿色发展理念,鼓励种植、养殖大户积极回收秸秆,紧紧围绕秸秆“肥料化、能源化、饲料化”三个方面着手,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。

按照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、企业牵头、农户参与的原则,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、红牛养殖大户建立秸秆收储点,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基础、村级组织为纽带、农民为本的秸秆收储运体系,使秸秆田间收集处理、储存、运输、利用等环节有机衔接,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原料需求。

“一天能打1000多捆,能卖5000多块钱,用来喂牛、喂羊都可以,变废为宝,增加效益,一季下来能挣个五六万块钱。”薛店镇朝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欢欢说。

目前该镇小麦种植面积有50350亩,现有8台麦秸打捆机,年收储秸秆8000吨,麦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%,饲草供应全镇38个行政村养殖的700头红牛,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‘小小秸秆’为全镇生态畜牧养殖开辟出一片绿色发展的新天地。

据了解,去年以来,郏县制定了“因地制宜,多元利用”的方案,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,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,多地呈现“群众得实惠,政府减压力”的良好成效。如今,在郏县广袤的田野间,正有越来越多的秸秆打捆机参与麦收作业。物尽其用,变废为宝。让“三夏”时节的“狼烟四起”逐渐成为“过去式”,让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。(蔡长伟 鲁振宇 李培新/文图)